
有本雜誌上刊登過這麽一個故事:有一個商人,在小鎮上做了十幾年的生意,到之後,他竟然失敗了。當一位債主跑來向他要債的時候,這位可憐的商人正在思考他失敗的原因。
商人問債主:“我為什麽會失敗呢?難道是我對顧客不熱情、不虛心嗎?”債主說:“也許事兒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可怕,你不是另有許多資產嗎?你完全可以從頭再來!”
“什麽?從頭再來?”商人有些生氣。
“是的,你應該把你目前經營的狀況,列在一張資產負債表上,好好清算一下,然後再從頭做起。”債主美意勸道。
“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項目詳細核算一下,列出一張表格嗎?是要把門麵、地板、桌椅、櫥櫃、窗戶都重新洗刷、油漆一下,重新開張嗎?”商人有些納悶。
“是的,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打算去辦事。”債主剛強地說。
“事實上,這些事兒我早在15年前就想做了,但是一向沒有去做。也許你說的是對的。”商人喃喃細語自語道。之後,他確實按債主的念頭去做了,再之後,他成功了!
做事沒有條理的人,無論做哪一種事業都沒有功效可言。而有條理、有秩序的人縱然才能平庸,他的事業也往往有相當大的成就。
做事有條理對一個人來說,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,更是他的做事態度,是他能否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。
對於孩子來說,做事有條理同樣是非常主要的。
一個孩子做事有條有理,在學習上就不會浪費時間,學習效率也極高,時間也一定很充足,一切必能遵照預定的打算去進行。就像廚師用鍋煎魚,不時地翻動魚身,會使魚變得爛碎,看起來就覺得不好吃。相反地,如果隻煎一麵,不加翻動,將會粘住鍋底大概燒焦。最好的辦法是在適當的時候,搖動鍋子,或用鏟子輕輕翻動,待魚一切煎熟,再起鍋。
任何偉大的品格、超人的才能,都不是憑空產生的,而是在日常小事上堆集的結果。不願幹小事的人必定幹不了大事。
許多孩子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襪子、學習用品大概生活用品的現象,這便是做事缺乏打算性和條理性的顯示。
做事兒缺乏條理、沒有打算是兒童時期的一種自然反應,但是,如果父母不注意指導,孩子們往往會養成不良的習慣,從而給他們的一生帶來麻煩事。
一位小學生做事非常磨蹭,本來沒有多少作業,卻非要拖到很晚,熬得媽媽又氣又急。
有一次,媽媽想了一個辦法。她跟兒子約定,做作業的時間隻有半小時。然後,媽媽把鬧鍾上好,同時,兒子開始做作業。半小時一到,鬧鍾就響起來,兒子還差兩道題目沒做完。兒子向媽媽投來求助的眼光,但是,媽媽絕不猶豫地說:“時間到了,你不要做了,睡覺(sleep)吧。”
第二天,媽媽把兒子沒做完作業的原因通知了老師,老師也支持媽媽的做法。這天晚上,媽媽又上好啦鬧鍾,兒子一開始做作業就很抓緊時間,效率顯明提高,居然順利地在半小時內做完了作業。
從這以後,兒子做作業的速度和質量都提高了。而且,做其他事兒的時候,他都會有意識地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限,有打算地去做了。
指導孩子周密打算,學會有條理、有理智地生活,都離不開科學的態度。也就是說,要遵循客觀規律,而不能衝動蠻幹亂打算。
一位爸爸用另一種方式,使兒子改掉了丟三落四的壞習慣。這位爸爸這樣說道:
一次,我發現兒子又忘戴紅領巾了,為了讓孩子嚐嚐丟三落四的後果,養成良好的習慣,這次,我沒有給他送紅領巾。兒子放學返來沮喪地說,因為他沒戴紅領巾,他們班被扣了1分,同學們都責怪他。於是,我趁熱打鐵地說:“以後你一定要把該帶的東西整理好!”兒子若有所思地點搖頭。從這以後,兒子做完作業總是認真地收拾書包,嘴裏還念念有詞:“鋼筆、尺子、語文書、默寫本、文具盒、紅領巾……”此後,孩子做事有條理多了。
對於孩子來說,做事有條理是非常主要的。它可以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處理應該處理的事兒。做事沒有條理的人,他將無法很好地摒擋自己的生活,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。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,做事沒有條理、沒有打算的孩子將會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。
那麽,怎樣培養孩子做事有打算的好習慣呢?
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做什麽,父母都要讓孩子做得有條有理。例如,房間擺設井井有條,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,以免需要的時候卻找不到;晚上睡覺之前,整理好書包,預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。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。
事實證明,一個養成為有條理,講效率(做事兒不拖拉)的好習慣的孩子,在學習、生活各個方麵,都能做到有條不紊、循序漸進。做作業、完成義務有打算,昔日事兒昔日畢,都有助於孩子的成功。相反,一個生活無序,東西隨便亂放,學習缺乏條理性的孩子,不僅影響學習的效率,還常常會吃無序習慣的苦頭,帶來不需要的麻煩事。有的孩子一會兒看這本書,一會兒又看那本書,一會兒想做這個,一會兒又想玩那個,結果什麽都沒有學會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做事兒有條理的良好習慣。
(责任编辑:蔡藍欽)